昭通巧家:扎實做好“人”文章 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2023-07-31 10:00編輯:劉榮 陸元華
近年來,巧家縣全面落實省委“3815”戰略發展目標和系列三年行動部署安排以及市委深入推進“六大戰略”、扎實做好“產、城、人”三篇文章工作要求,突出以人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扎實做好“人”文章,抓實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勞動力轉移就業、人才培養等民生實事,切實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鞏固脫貧成果抓增收
眼下正值火龍果成熟上市的季節,在巧家縣金塘鎮梨樹村火龍果種植基地,一顆顆圓滾滾、紅彤彤的火龍果點綴其間,果農們穿梭在茂密的果園,采下滿筐火龍果裝滿“夏日甜蜜的味道”。放眼望去,一幅“青山如黛、花果飄香、村莊產業紅火、村民生活幸?!碑嬀碚诶鏄浯暹@片土地徐徐展開。
近年來,金塘鎮圍繞“縣級打造金沙江及牛欄江特色經濟林果種植”目標,按照“一村一特色”發展思路,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讓特色產業進入了快速發展軌道。特色產業的發展給梨樹村注入了新希望,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有了特色產業支撐,村里群眾更是鉚足干勁奔小康,滿懷信心奔上致富路。
“過去我們只能依靠種蔬菜和四處打零工維持生計,收入不穩定;現在在‘家門口’就能有穩定的收入,種火龍果讓我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崩鏄浯宓拿撠殤絷愇钠饺缡钦f。
梨樹村發展特色經濟林果種植促增收僅僅是巧家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一個縮影。
民之所期,政之所向。巧家縣堅持把16.8萬脫貧人口和“三類對象”持續增收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中心任務來抓,緊扣打造“兩區一地”的發展定位,突出做好“政策兜底、挖潛增收、節支降本、固本強基”四篇文章,構建多點發力、多極支撐的農村居民持續增收新格局,常態化精準落實防返貧致貧監測幫扶措施,用好用足開發式幫扶、“防貧?!焙投档妆U险?,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千方百計推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全縣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連續3年增幅超過15%。
針對移民群體,巧家縣在抓融入和促增收上下功夫,通過加強精細化管理,以掛鉤包保、常態走訪等方式點對點排查、化解存在問題,切實推進和解決好事關移民切身利益的工作。另外,緊緊圍繞移民“能致富”目標,強化移民技能培訓,加大公益崗位開發和移民轉移就業力度,外輸內拓促進移民充分就業;積極幫助移民盤活閑置房屋,拓寬增收渠道;加快布局和營造移民安置區及周邊業態,增強移民就業創業發展能力。
增進民生福祉抓就業
就業是保障民生的頭等大事。巧家縣始終堅持“保就業就是保民生”的工作理念,通過精準摸排、精準調研、精準動員、精準輸出、精準穩崗等措施抓好群眾就業工作,持續拓寬就業渠道,以高質量就業增進民生福祉,助推農村勞動力充分就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巧家縣抓住春節前外地務工人員返巧的黃金時機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活動,為脫貧勞動力、農村勞動力、移民勞動力、高校畢業生等群體“穩就業、保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也破解了企業用工難題、解決了群眾就業困難,用實際行動架起了企業和群眾之間招聘、求職的堅實“橋梁”。同時,為了給農村剩余勞動力推薦更多的就業崗位,縣人社局抓住群眾喜歡刷短視頻的特點,開通了巧家人社抖音官方號,定期推薦就業崗位,將優質崗位信息通過短視頻平臺推送。
“就業服務‘零距離’,政策送到‘家門口’,這種‘線上+線下’的招聘方式,讓我們求職應聘非常方便,便捷高效的就業服務太暖心了?!蹦瓿?,在巧家縣開展的線上線下2023年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百日行動”活動現場,前來求職的王國發對縣人社局提供的就業服務贊不絕口。
據悉,巧家縣共有農村勞動力304137人,截至目前,已轉移就業265893人,轉移就業率達87.43%;全縣共有脫貧勞動力89361人,已轉移就業78866人,轉移就業率達88.26%;全縣易地搬遷勞動力9319人,已轉移就業8691人,轉移就業率達93.26%。
今年以來,巧家縣圍繞省、市“穩存量、保增量、調結構、促增收”工作要求,堅持“政府促進、社會支持、市場導向、自主創業”的原則,把促進就業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力做好轄區青年及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創業服務工作,主動為青年及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提供政策支持、努力促進青年及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引導激勵青年及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逐步形成青年及高校畢業生創業帶動就業的工作新格局,不斷提升了穩就業工作質量和效果。目前已調查2023屆高校畢業生1082名,開展就業服務872名。
實施人才戰略抓發展
近年來,巧家縣深入實施“人才支撐”戰略,扎實做好“產、城、人”三篇文章,堅持黨管人才原則,牢固樹立“抓發展必須抓人才,抓人才就是抓發展”的理念,踐行“培育一批、幫帶一批、指導一批”的本土實用人才培育機制,為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供堅強的保證,有力有序統籌推動人才強縣戰略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巧家縣緊緊把握做好“人”的文章這個目標,以大力實施“興巧人才”實施辦法為抓手,出臺了“興巧人才”引進培養實施辦法及其配套實施細則,樹牢人才發展新理念,把人才工作作為贏得競爭主動、增強縣域競爭力的重要發展舉措,堅定不移地走“人才強縣”道路,不斷增強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截止目前,已經引進10名博士,20名碩士。
各行業部門立足巧家實際,圍繞打造“兩區一地”的目標,通過學歷提升、專業職稱評定、職業資格證書認定、專業知識培訓、開展定向“訂單式”培訓等措施,多措并舉培育本土人才,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保障。截至目前,已培育本土實用人才6300余人,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2400余人。此外,還深入推動干部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充分發揮“興滇英才”入選者名師姚興會和首席技師趙久金等專業技術領軍人才和能工巧匠在技術創新、技藝傳承、絕技絕活代際傳承等方面的示范引領作用,幫助本土人才掌握新理念、新技能、新方法。
同時,引進各領域專家到巧家建立專家工作站,現有專家工作站16個,建站專家組織開展技術培訓、技能培訓80余次,大力培養醫療、教育、產業等領域本土人才,為推動巧家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發展提供堅強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不斷提高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目前,巧家縣黨管人才合力不斷增強,人才密度持續提高,人才引培數量逐年增長,人才助推鄉村振興效果初顯?!敝泄睬杉铱h委組織部人才工作股負責人鄭溥怡鶴說。下步工作中,將繼續做好人才引進培養工作,緊緊圍繞人才“引、育、留、用”四項重點任務,不斷完善人才引培機制,配套人才服務保障措施,真正做到聚焦中心引才、圍繞發展育才、優化環境留才、立足實際用才,以高質量人才工作賦能巧家縣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
如今的堂瑯大地,目光所及皆美景,經過大雨沖洗后的天空更加明凈,彌漫著芬芳的清新空氣撲面而來……看,廣場上、公園里,老人們坐在樹蔭下聊天并享受著愜意時光,孩子們在盡情地嬉戲追逐,人民群眾正在幸福大道上闊步向前……
(巧家融媒記者 姜連聰)